波士頓環球報─赤貧中,苦難鮮為人知

February 26, 2009
By

來自海外的醫療團隊,在寮國幫助外觀受病毒侵蝕患者

華特柯沛住在史東罕(Stoneham)與曼谷,是半退休的商界人士,他為一慈善機構「地雷受害者與清除地雷信託基金會(Mines Victims and Clearance Trust)工作,常前往寮國探視柯沛最近為了清除未爆彈的相關事務而造訪該國。

華特柯沛

2月26日

曼谷報導

整容手術。這幾個字使人想到為了延續上鏡美貌不惜挨刀的大小明星,或是透過手術重建人生的燒燙傷病患。在發展中國家,唇額裂整形手術也很常見。

在全球最貧窮的幾個國家中,人們飽受營養不良之苦,這使得他們容易得到一種較不為人知的、會導致外貌受損的疾病─走馬疳(Noma)。走馬疳又稱壞疽性口炎,會導致顏面組織壞死,特別是口部和臉頰。患者口腔黏膜往往會潰爛,組織快速壞死,臉骨組織也可能連帶毀傷。走馬疳通常和嚴重的蛋白質攝取不良和衛生不佳的居住環境有關。雖然直到上個世紀,走馬疳都還存在於美國境內,目前它主要是出現在非洲各地、亞洲和南美最貧困的幾個地區。在寮國的多數偏遠地區,1965年到1973年間的秘密戰爭,留下了散佈土中的未爆彈和其他裝置,導致耕地和農地有限,作物供應不足,民眾營養不良,疾病接踵而來,走馬疳就是其中之一。但要在寮國看到走馬疳患者可不簡單,除了因為他們住在偏遠地區,更因為其肢體殘缺,而遭社會汙名化。這些病人常會遮住自己的臉面,由家人安排隔離獨居。

治療走馬疳患者的醫療資源有限。造訪寮國的海外醫療團隊,會對在當地無手術可做的走馬疳患者和其他病人進行治療。最近有兩個團隊在永珍的瑪和梭醫院(Mahosot Hospital)治療走馬疳患者,分別是荷蘭的「縮短差距基金會」(Bridge the Gap Foundation)和澳洲與紐西蘭醫護人員組成的「國際整形醫療組織」(Interplast)。筆者的朋友吉米哈瑞斯(Jim Harris)是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退休教師,也是「幫助戰爭受害者組織」(We Help War Victims)的創辦人,他多數時間待在寮國,最近安排了兩位走馬疳病人來到瑪和梭,接受外科醫師的治療。其中一位病人是加丹(Gadam),是一名來自甘蒙省(Khammouan)馬哈希市(Mahaxai)的30歲男子。

加丹是在七歲時感染走馬疳的。雖然他的肢體變形了,卻幸運地活了下來。走馬疳患者的死亡率高達90%;那些和加丹一樣活下來的患者,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完全地變了個樣。舉例來說,進食不便會影響患者能吃的食物種類,而雖然加丹有個美麗又體貼的妻子,其他患者卻可能幾乎沒有社交生活。在寮國這樣貧窮的國家,基礎建設有限,醫療設施也同樣不足,因此和已開發國家相較,人際網絡對人們就更顯珍貴。哈瑞斯在12月底時,於威斯康辛州的家中收到一封電子郵件,那是一名在寮國的美國醫生寄來的,信中告知,荷蘭的縮短差距基金會將在一月造訪永珍。透過電郵、電話和幾個朋友的幫忙,吉米把加丹從村裡接到永珍的醫院。而預計待上兩週的荷蘭團隊,才剛抵達寮國幾個小時,連調時差的時間都沒有,就把所有的走馬疳病人診斷了一回。加丹通過評估,將在兩天內接受手術。

筆者在寮國支持清除地雷計畫的同時,接觸了荷蘭的醫療團隊。醫生們表示,加丹和其他兩名患者,即一名患有走馬疳的男孩與一名受臉部槍傷後遺症所苦的女孩,都需要在6到8週內接受進一步的手術治療。幸運的是,國際整形醫療組織將會在那段時間來到寮國。雖然該組織的醫生主要是治療燒燙傷病人,他們卻很樂意隨時給予協助。筆者在2月底回到瑪和梭醫院時,加丹已做了兩回手術,幾週後要再挨幾刀。加丹外貌上最驚人的部分是臉上的軟管,那是醫生用加丹的皮膚做成的,從胸腔連接到臉上去。這支軟管能運輸富含營養的血液,幫助加丹早日康復。

無疑地,寮國還有更多走馬疳病患等待被發現並接受治療。如同對抗其他疾病一般,醫療團隊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走馬疳銷聲匿跡。但寮國比其他國家更迫切需要的,是清除「未爆彈」,英文是”UXO”,unexploded ordnance。炸彈清除後,人們將有更多土地來耕作,發展計畫也才能繼續推進。土地和計畫所帶來的食物與收入,能加強營養、教育和醫療照護,最終消滅疾病的根源。

若想知道更多這些治療走馬疳患者的機構資訊,請前往他們的網站:www.interplast.orgwww.bridgethegap.info 以及www.wehelpwarvictims.org想知道如何支持「護照」部落格(the Passport blog),請與環球報的助理外文編輯肯尼卡普蘭(Kenneth Kaplan)聯繫:k_kaplan@globe.com

(十分感謝本篇翻譯作者: Tien-Ying Hsu, 24/2/2010)

Leave a Reply